close

作者:簡楚瑛


壹、 引言

孩子一天一天長大,開始訓練孩子晚上睡覺時不包尿布,
提醒孩子睡前少喝水、一定要上廁所。
孩子的表現卻時好時壞,眼看著孩子就要準備念小學了,
這樣的情形依舊改善不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孩子尿床的情形時好時壞呢?

貳、 故事情境

情境一

「丁丁,你怎麼又尿床了呢?不是已經好一段時間不尿床了,
怎麼今天又尿床了?快、快、快,趕快整理,不然上學要遲到了。」
媽媽氣著對丁丁邊說邊整理被單。
一臉無辜的丁丁只好趕快聽媽媽的話,換上乾淨的衣褲整理儀容準備上學,
根本沒機會解釋前一晚睡前喝的果汁讓自己尿床了。

情境二

「唉呀!丁丁你怎麼最近老是在尿床呢?之前不是都不會嗎?
你知不知道媽媽照顧妹妹已經很累了,可不可以下回不要尿床了呢?」
正在幫妹妹餵牛奶的媽媽看著丁丁說。丁丁紅著眼眶似乎有話要說卻說不出來…

參、 原因分析

一. 幼兒的膀胱成熟度

大體而言,三歲以後幼兒的膀胱會逐漸發育成熟,
夜晚尿床的現象會逐漸改善,對於偶爾出現的尿床情形不必太驚慌。
因為幼兒的膀胱肌肉神經控制不如成人,所以若前一晚睡前飲水過多,
或是夜晚睡得太深沈,有尿意卻不自知,此時尿床的情形便會很容易產生。

二. 心理因素

情境二中的個案,不知您是否有發現導致孩子尿床的因素呢?
照顧家中年幼的弟弟妹妹,讓父母忽略了大孩子需要的關愛。
導致年紀較大的孩子用尿床這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多多留意他們。
類似會導致孩子發生尿床的情形也有可能會在孩子就讀新學校、處於新環境時出現,
外在的改變變成孩子的心理壓力時,孩子便很容易在生理行為出現退化的表現。

肆、 建議

一. 父母心態上的調整

瞭解孩子會發生尿床的原因後,是否能幫助您心態上稍稍做調適呢?
若孩子只是偶發性的尿床,千萬不要過於慌張,也不要在第一時間立即責罵孩子。
而孩子的膀胱肌肉收縮能力、膀胱容量不如成人,
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會有點過於嚴苛喔!

二. 解決策略

(一) 睡前的細節注意

由於孩子的膀胱容量較小,夜晚進入熟睡後,即使有尿意也不容易自己起床上廁所。
所以晚餐盡量少讓孩子食用利尿和水分多的食物,
並且在睡前讓孩子養成上過廁所才睡覺的習慣。

(二) 少責罵,多鼓勵

當孩子尿床時,孩子的心裡是比大人還要緊張難過的,
此時身為父母的您若以責罵回應孩子的尿床行為,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
相對的,若能改以另一種方式與孩子溝通,
協助孩子改善尿床的行為,對親子關係的維持是好的。
例如用緩和的語氣對孩子說:「好可惜,差一點點就可以保持一個月不尿床的紀錄了耶!
沒關係,明天開始我們繼續再努力,好嗎?」
話語中傳達的意思一樣為不希望孩子尿床,
但孩子接受到的是較為正面的回應,會比較有助於改善此情形。

(三) 半夜協助孩子上廁所

孩子睡覺的時間若比父母早,父母可在自己要就寢時輕輕叫醒孩子起來上廁所。
或者是半夜二~三點時,叫醒孩子上廁所,
逐漸養成孩子半夜有尿意時自己上廁所的習慣。

(四) 關心孩子

若您要忙於照顧家裡其他年幼的孩子時,
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切記也不要忘記你的關心喔。
每天撥一些時間和孩子談論他生活中的點滴,
讓孩子感覺弟弟妹妹沒有把父母佔有。

伍、 反思性問題

一. 您的孩子有尿床的行為嗎?
若有的話,試著回想在您看過本篇文章前,
面對孩子的尿床行為,您都是怎麼回應孩子與處理的?

二. 您家裡是否有兩位以上的孩子?
訓練孩子夜晚睡覺不包尿布的方式是否一致?
若不是的話,可說說您為何這麼做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IENLAB131001 的頭像
    PEIENLAB131001

    PEIENLAB131001的部落格

    PEIENLAB131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