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楚瑛
壹、 引言
幼兒們常一起共同遊戲、玩耍,但往往會有爭執的情形發生,
而我們該如何避免此種情況,又該如何介入處理呢?
貳、 故事情境
情境一
今天下午媽媽帶著光光到公園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們排一排正輪流玩溜滑梯,
忽然,「嗚」一個小孩哭得好大聲,「光光!推我!」
小孩邊哭邊說。站在一旁的光光看起來一臉無辜:「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要溜滑梯而已!」
情境二
「老師!光光把我絆倒!」玲玲跑到老師面前告狀。
原來是玲玲路過光光座位旁時,光光的腳絆倒了玲玲,這讓玲玲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參、 原因分析
一、模仿成人行為
班度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指出幼兒會觀察模仿成人的行為,
而光光的行為有可能是源自於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行為,亦或者電視媒體中暴力影像的傳送,
這些都會造成幼兒的學習與模仿,而導致攻擊行為的產生。
二、父母教養方式
研究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中懲罰越多的幼兒,其出現攻擊行為的比例也就越高,
因此成人對待幼兒的方式,會深深影響到幼兒的學習與模仿。
三、攻擊行為被增強
根據Skinner的行為主義,幼兒的攻擊行為可能會因為攻擊行為發生後所獲得的東西而得到增強,
如:幼兒的攻擊行為發生後,如願得到他想要的玩具,這些都會增強幼兒的攻擊行為。
四、 先天的氣質
攻擊行為的發生也可能源自於先天的氣質。
Buss(1975)指出在氣質表現上衝動性大、活動水準高、反應強度大以及
獨立性高者,更容易出現攻擊行為。
肆、 建議
一、父母心態上的調整
(一)以正面鼓勵取代負面懲罰
幼兒的行為深受其父母的影響,父母的身教以直是幼兒最好的教育方法。
當父母面對幼兒不當行為時,所表現的負面情緒及懲罰都會影響到幼兒的模仿學習,
因此父母給予幼兒最好的身教示範,
當幼兒做出不當行為時,父母仍然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處理幼兒的行為。
二、解決策略
(一)父母陪同觀賞
電視媒體的過度暴力渲染會造成幼兒不良的學習模仿,
因此父母應為幼兒篩選過濾電視節目,並陪同幼兒一起觀賞。
(二)身教
父母為幼兒學習的榜樣,因此父母的示範相當重要,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三)適時介入
由於幼兒的攻擊行為後所得到的結果可能會導致幼兒攻擊行為的增強,
因此當父母觀察到幼兒攻擊行為產生時,須立即介入處理,
讓幼兒明白他的行為是不當的。
伍、 反思性問題
一. 面對幼兒的攻擊行為,您會如何處理?請與其他父母共同分享。
二. 您是否常因幼兒調皮或做錯事而體罰幼兒呢?您知道體罰會對幼兒何種影響嗎?
- Jan 21 Mon 2013 13:48
「你們家的光光打了我們家的安安!」─如何面對孩子的暴力行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