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楚瑛
壹、 引言
小寶貝初來乍到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對於寶貝們的好奇心,我們該如何給予空間,讓其進行探索呢?
貳、 故事情境
情境一
「強強不可以喔!」媽媽一邊跟在強強後面收拾殘局,一邊出聲制止強強的行為,
深怕東西一不小心又”壞”了。強強是個精力旺盛的孩子,整天活蹦亂跳的在家裡東摸摸西摸摸,
但讓媽媽苦惱的是經過強強的手的東西都壞掉了,這讓媽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情境二
「強強!你乖!媽媽要工作喔!」媽媽邊整理手邊的工作,一邊留意在一旁玩耍的強強。
「強強!不可以!」媽媽發現在一旁的強強開始撕起手中的圖畫書。
每當媽媽開始忙碌做事時,在一旁強強就更需要大人的注意,這讓媽媽覺得很困擾,這樣實在無法專心做其他的事啊!
情境三
「強強!」媽媽一邊出聲制止強強亂丟東西,一邊收拾地上的殘局。
但媽媽的聲音並沒有阻止強強的行為,強強依舊一邊哭泣一邊扔手上的東西。
每當強強開始生氣、不開心的時候,就會丟手上的玩具。
參、 原因分析
一、好奇心的探索
上述情境一中的強強是個活力充沛、精力旺盛的孩子,對於這個世界中的各種事物都感到相當的好奇,
源自於好奇心的探索,幼兒以他的方式對世界進行探索,也由於幼兒的智力及語言發展尚未成熟,
而採取了另一種方式去探索,因此,破壞行為是幼兒強烈探索慾望的一種表現。
二、引起注意
情境二中的幼兒可能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幼兒發現當他將東西摔在地上時,會引起成人的注意,
因此幼兒不斷摔各式各樣的東西測試成人的反應為何?同樣幼兒也在測試成人的底線為何,這樣可以嗎?
那樣可以嗎?幼兒一再的挑戰測試成人的界限為何?因此父母需要清楚自己的底限為何,
要以溫柔但堅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如此幼兒才不會無止盡的挑戰父母的權威。
父母須讓幼兒清楚知道你有你的立場、堅持。
三、情緒的發洩
情境三中幼兒的破壞行為也可能源自於情緒的發洩,有些幼兒表達能力不足,
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發洩自己的情緒,因此可能以摔東西等方式進行表達。
肆、 建議
一、父母心態上的調整
(一)理解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為
幼兒的探索行為可能會破壞家中的物品,但是若父母只是採取負面單方面制止幼兒的行為,
那麼將可能扼殺幼兒探索的本能及創造思考的能力。
而心理學指出創意的展現在於「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兩個基礎上,
所以唯有父母給予幼兒支持理解,幼兒才能自由自在的對世界進行探索。
對於情境一中的幼兒,父母更應該與理解與支持。
(二) 破壞vs探索
雖然破壞行為有時是幼兒探索世界的方式,但並非所有的破壞行為都是因探索而起,
有時破壞行為是源自於幼兒情緒的宣洩所造成的破壞。
因此父母需清楚這兩者間的差異,對於破壞行為,父母須適時的給予約束及制止。
二、解決的策略
(一)主動提供探索性物品
父母可藉著觀察幼兒的行為,發現幼兒對哪樣事物感到好奇,在以安全為原則的前提下,
適當提供幼兒物品進行探索,如此一來既可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也可讓家中物品得以保全。
如:當幼兒開始對各式各樣的杯子感到好奇時,父母可以主動提供紙杯、塑膠杯、不鏽鋼杯等各式各樣的杯子,
供幼兒玩耍,並且可避開玻璃杯等易碎物品,避免意外發生。可適用於情境一中提供給幼兒探索的機會。
(二)忽略
當幼兒的破壞行為是源自於對父母權威的挑戰,試圖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時,
父母可以適時的忽略幼兒的破壞行為,如此當幼兒發現父母對於他的行為沒有任何反應時,
自然會失去興趣。如:幼兒故意丟擲手上的東西,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而父母給予忽略不予理會,那麼幼兒將會停止此行為。此方法適用於情境二。
(三)利用撕紙等工作
父母可以與幼兒一同進行撕紙活動,並利用撕紙拼湊出圖像。
藉著此一過程,幼兒不但可以宣洩自己的情緒,
拼貼畫的成果也可讓幼兒展現出努力的成果,不單單只有破壞。
(四)傾聽
面對幼兒的情緒問題,父母可以採積極傾聽的方式,去聆聽幼兒的內心世界。
傾聽是父母需去理解同理幼兒的話,但不下任何評論,以同理的立場去理解幼兒的想法,
如:當幼兒對你說:「我好生氣!我要打他!」這時父母可以先掠過幼兒打人的想法,
先將焦點擺放「生氣」,先同理幼兒憤怒的情緒,協助幼兒抒發表達他的情感。
而關於幼兒打人的行為,父母可以慢慢引導至生氣的其他解決方式。
伍、 反思性問題
一、對於小寶貝的探索慾望,您抱持著何種態度和看法?
在實際的環境和寶貝的探索慾望中,又該如何取得平衡呢?
二、想想看,家中有哪些資源可以提供給小寶貝進行探索學習?
壹、 引言
小寶貝初來乍到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對於寶貝們的好奇心,我們該如何給予空間,讓其進行探索呢?
貳、 故事情境
情境一
「強強不可以喔!」媽媽一邊跟在強強後面收拾殘局,一邊出聲制止強強的行為,
深怕東西一不小心又”壞”了。強強是個精力旺盛的孩子,整天活蹦亂跳的在家裡東摸摸西摸摸,
但讓媽媽苦惱的是經過強強的手的東西都壞掉了,這讓媽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情境二
「強強!你乖!媽媽要工作喔!」媽媽邊整理手邊的工作,一邊留意在一旁玩耍的強強。
「強強!不可以!」媽媽發現在一旁的強強開始撕起手中的圖畫書。
每當媽媽開始忙碌做事時,在一旁強強就更需要大人的注意,這讓媽媽覺得很困擾,這樣實在無法專心做其他的事啊!
情境三
「強強!」媽媽一邊出聲制止強強亂丟東西,一邊收拾地上的殘局。
但媽媽的聲音並沒有阻止強強的行為,強強依舊一邊哭泣一邊扔手上的東西。
每當強強開始生氣、不開心的時候,就會丟手上的玩具。
參、 原因分析
一、好奇心的探索
上述情境一中的強強是個活力充沛、精力旺盛的孩子,對於這個世界中的各種事物都感到相當的好奇,
源自於好奇心的探索,幼兒以他的方式對世界進行探索,也由於幼兒的智力及語言發展尚未成熟,
而採取了另一種方式去探索,因此,破壞行為是幼兒強烈探索慾望的一種表現。
二、引起注意
情境二中的幼兒可能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幼兒發現當他將東西摔在地上時,會引起成人的注意,
因此幼兒不斷摔各式各樣的東西測試成人的反應為何?同樣幼兒也在測試成人的底線為何,這樣可以嗎?
那樣可以嗎?幼兒一再的挑戰測試成人的界限為何?因此父母需要清楚自己的底限為何,
要以溫柔但堅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如此幼兒才不會無止盡的挑戰父母的權威。
父母須讓幼兒清楚知道你有你的立場、堅持。
三、情緒的發洩
情境三中幼兒的破壞行為也可能源自於情緒的發洩,有些幼兒表達能力不足,
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發洩自己的情緒,因此可能以摔東西等方式進行表達。
肆、 建議
一、父母心態上的調整
(一)理解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為
幼兒的探索行為可能會破壞家中的物品,但是若父母只是採取負面單方面制止幼兒的行為,
那麼將可能扼殺幼兒探索的本能及創造思考的能力。
而心理學指出創意的展現在於「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兩個基礎上,
所以唯有父母給予幼兒支持理解,幼兒才能自由自在的對世界進行探索。
對於情境一中的幼兒,父母更應該與理解與支持。
(二) 破壞vs探索
雖然破壞行為有時是幼兒探索世界的方式,但並非所有的破壞行為都是因探索而起,
有時破壞行為是源自於幼兒情緒的宣洩所造成的破壞。
因此父母需清楚這兩者間的差異,對於破壞行為,父母須適時的給予約束及制止。
二、解決的策略
(一)主動提供探索性物品
父母可藉著觀察幼兒的行為,發現幼兒對哪樣事物感到好奇,在以安全為原則的前提下,
適當提供幼兒物品進行探索,如此一來既可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也可讓家中物品得以保全。
如:當幼兒開始對各式各樣的杯子感到好奇時,父母可以主動提供紙杯、塑膠杯、不鏽鋼杯等各式各樣的杯子,
供幼兒玩耍,並且可避開玻璃杯等易碎物品,避免意外發生。可適用於情境一中提供給幼兒探索的機會。
(二)忽略
當幼兒的破壞行為是源自於對父母權威的挑戰,試圖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時,
父母可以適時的忽略幼兒的破壞行為,如此當幼兒發現父母對於他的行為沒有任何反應時,
自然會失去興趣。如:幼兒故意丟擲手上的東西,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而父母給予忽略不予理會,那麼幼兒將會停止此行為。此方法適用於情境二。
(三)利用撕紙等工作
父母可以與幼兒一同進行撕紙活動,並利用撕紙拼湊出圖像。
藉著此一過程,幼兒不但可以宣洩自己的情緒,
拼貼畫的成果也可讓幼兒展現出努力的成果,不單單只有破壞。
(四)傾聽
面對幼兒的情緒問題,父母可以採積極傾聽的方式,去聆聽幼兒的內心世界。
傾聽是父母需去理解同理幼兒的話,但不下任何評論,以同理的立場去理解幼兒的想法,
如:當幼兒對你說:「我好生氣!我要打他!」這時父母可以先掠過幼兒打人的想法,
先將焦點擺放「生氣」,先同理幼兒憤怒的情緒,協助幼兒抒發表達他的情感。
而關於幼兒打人的行為,父母可以慢慢引導至生氣的其他解決方式。
伍、 反思性問題
一、對於小寶貝的探索慾望,您抱持著何種態度和看法?
在實際的環境和寶貝的探索慾望中,又該如何取得平衡呢?
二、想想看,家中有哪些資源可以提供給小寶貝進行探索學習?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