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楚瑛


壹、 引言
「不要、我不要」(孩子說)。好像每個小孩總是會經歷此一時間,
不論大人的要求為何,一律通通說不要。在面對幼兒的抗拒時,我們該採何種態度呢?

貳、 故事情境

情境一
強強是個兩歲了小男孩!最近他最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要!」
當大人問他說:「睡覺好不好?」「我不要!」「上廁所好不好?」「我不要!」,
強強似乎是打定了主意採取不合作態度,這實在很讓人傷腦筋呢!

情境二

媽媽正準備為強強吃飯,「不要!」頭一撇,強強就把頭轉到一邊去。
「那圍圍兜兜!這樣衣服才不會弄髒!」媽媽拿出圍兜兜要幫強強穿上。
「我不要!」強強怎樣都不穿。
「那媽媽餵你!」
「不要!不要!」

參、 原因分析

一、發展自我主張

上述案例中強強是個兩歲的幼兒,在兒童發展上兩歲的幼兒會利用練習說「不」來肯定他的的獨立自主,
因此在兩歲幼兒身上出現的反抗期又可稱之為第一個青春期,此時期的幼兒自我意識萌發,
對許多事物都感到好奇、想去探索,「不」成為了他們的口頭禪,
但他們的「不」並非代表著否定的意思,而是他們正開始探索發展出自我的主張,
控制環境的手段,而這也是他們強調自我為「獨立個體的特性」。

二、幼兒天生氣質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其自身的天生氣質,有的較害羞,有的較為活潑好動,
而有的幼兒天生固執,當你期待他說「是」時,他卻毫不猶豫的違抗你說「不」
。而這是有的幼兒與生具來氣質,他們正以自身獨特的特質去探索試探這世界中的規則、規範。
而上述情境中的強強在學習自主,因此父母可以給其多ㄧ點機會練習學習,多ㄧ點空間,
放手讓幼兒去嘗試,但父母心中仍應有底線、標準,不可過度。

肆、 建議

一、父母心態上的調整

(一)理解幼兒的階段發展

面對兩歲幼兒的「不」,父母勿將其視為權威的挑戰。
父母可以忽略幼兒的「不」,理解他們只是在練習宣告他們的自我主張。

二、解決策略

(一) 採用遊戲方式
父母對幼兒採用一起遊戲的方式,引導幼兒達到目標行為,
如父母可以對幼兒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先收好玩具?」
此時的幼兒正值好奇心旺盛、急欲探索這世界宣告自己的獨立,
以遊戲的方式進行正可以引起幼兒的好奇,進而引導幼兒行為的完成。

(二)問答技巧
父母在與幼兒進行溝通時,可注意問答的技巧,詢問方式進量避免好不好?要不要?對不對?
可將其轉化為「是哪位小幫手能幫媽媽的忙?」這樣的方式進行。
而父母也可直接以正面並堅定的語氣要求幼兒的行為,
但同時父母的語氣須避免「命令」的口吻,否則將可能引起幼兒更多的抗拒。

(三)採正面且堅定的口吻

正值兩歲的幼兒,常會做出許多令父母頭痛的行為,但父母需避免對幼兒說「不」,
父母該改採以正面堅定的方式告訴幼兒正確的規範。

(四)給予有限制的選擇

兩歲的幼兒善變且以自我為中心,父母可以給予幼兒有限制的選擇權,
如:「今天上學,你想要穿這兩雙鞋的哪一雙呢?」
在適當的空間中,讓幼兒擁有自主的選擇權。

(五)堅持立場
父母對於幼兒的反抗行為須有明確的立場,在哪個範圍內是可接受的,
而哪些行為又是不可接受的,父母需清楚自己的立場及界限為何,
當幼兒逾越界限時,父母需堅持自己的立場、表明態度、說到做到,
不可因幼兒哭鬧就心軟而放棄,如此一來父母才能建立有原則的形象,
幼兒清楚了解父母的標準為何,而不至於無所適從。
如:當幼兒哭鬧說不要吃飯時,父母可以規定其最低底線,
如一定要吃完一半等,父母也需要確實做到要求幼兒吃完一半。

伍、 反思性問題

一、「民主開放」的教育方式是現代許多父母所採行的教養方式,
然而孩子年紀尚幼,能否具備為自己決定的能力?
想想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您會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為什麼?
請將您的觀點與其他父母交換意見。

二、您是否在對幼兒的表達時,也經常將「不行」「不要」「不可以」掛在嘴邊呢?
對幼兒說了太多的“不”,耳濡目染下,也增加幼兒說“不”的頻率,想想是否有更好的表達方式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IENLAB131001 的頭像
    PEIENLAB131001

    PEIENLAB131001的部落格

    PEIENLAB131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